当前位置: 抛光 >> 抛光优势 >> 德龙激光研究报告精细激光加工中佼佼者,新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投证券,刘双锋,孙芳芳)
一、德龙激光:精细激光加工领域佼佼者,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
1.1、专注于激光精细微加工领域,高度重视自主技术研发
着眼于各种激光应用材料及工艺的前沿性研发,推出精密激光加工解决方案。德龙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于年4月在上交所科创版挂牌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及激光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为客户提供激光设备租赁和激光加工服务,其中激光加工服务是公司在激光加工设备产业链的延伸。公司深耕于激光精细微加工领域,利用超快激光技术,为各种超薄、超硬、脆性、柔性、透明材料提供激光解决方案,致力于推动激光精细加工在制造业的进口替代和传统工艺替代。依托固体超快激光器技术、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等自主研发的核心工艺,公司在半导体、面板显示、5G等行业的激光工业应用领域,走在国产替代的前列。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ZHAOYUXING博士,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是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持股比例为22.97%。第二大股东为北京沃衍,持股比例为9.99%,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2.59%,股权结构相对集中。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积累了多项核心技术。公司已形成了一支以ZHAOYUXING博士为核心的稳定、卓越的研发技术团队。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ZHAOYUXING博士拥有30年以上的激光、光电行业领域学术研究经验,为行业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技术研发专家之一,年获选激光领军人物宣传工作委员会“激光领军人物”称号。截至年底,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20%,核心技术人员任职时间均超过1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成熟的工艺。截至年6月底,公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36项(包含在中国台湾拥有2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项和软件著作权63项。
此外,公司获得了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创新型企业、苏州市创新先锋企业等荣誉称号。年上半年支出为0.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26%。研发主要投向半导体及新能源领域激光加工工艺技术,为公司后续发展持续提供动力。
1.2、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应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
公司致力于激光精细微加工领域,聚焦于半导体及光学、显示、新型电子、新能源等应用领域,为客户提供激光加工解决方案。公司经过十多年的技术研发和工艺积累,在精密运动控制、激光加工工艺、特殊光学系统设计等诸多方面形成了关键核心技术,这也构成了公司的技术优势。目前,公司产品批量应用于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晶圆划片、MEMS芯片的切割、MiniLED以及5G天线加工等。公司主要产品与服务主要分为四类,分别为精密激光加工设备、激光器、激光设备租赁和激光加工服务。
精密激光加工设备:根据下游应用领域和技术路径的不同,公司精密激光加工设备主要分为半导体领域激光加工设备、显示领域激光加工设备、新型电子领域激光加工设备及新能源领域激光加工设备。公司自设立以来专注于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多年来,面向市场应用领域,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着眼于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好的方向,研究开发了多款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多年来,公司专注于激光应用领域,针对前沿应用,提前布局,较早地推出针对不同应用材料的激光加工设备,构建了公司持续研发的核心竞争力。
激光器:公司激光器产品主要包括固体激光器及光纤超快激光器。按激光脉冲宽度划分主要包括纳秒激光器、皮秒激光器、飞秒激光器及可变脉宽激光器等。公司自产激光器主要用于公司配套生产精密激光加工设备,部分激光器对外销售。年,公司正式推出工业级飞秒紫外30W激光器,并已进入量产阶段。激光器是激光加工设备的心脏,激光器的性能直接影响激光加工设备的品质和使用效果,尤其在超精密加工应用领域,对于激光器的质量和稳定性要求更为苛刻。通常来讲,激光器约占激光加工设备成本30%-50%,掌握激光器核心技术,也是降低激光加工设备成本,提升设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为从源头掌握精密激光加工设备的核心技术和优势,公司自设立之日起专注固体激光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激光设备租赁: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将激光设备租赁给客户使用,公司租赁业务模式主要集中于显示和消费电子领域。由于近几年显示领域技术更新迭代较快,消费电子下游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迅速,下游客户在不确定该项产品或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市场规模时,通常不会大规模上生产线,而是采用租赁的方式采购加工设备,以满足自身的生产需求。
激光加工服务:公司依托较强的研发实力和深厚的激光加工工艺,采用自主研发、生产的各类激光加工设备为客户进行激光切割、钻孔、刻蚀及焊接等激光加工服务;该等服务主要应用于半导体领域晶圆划片、陶瓷封装基板的切割加工,消费电子领域的高硬度玻璃切割、陶瓷钻孔等,用以实现下游产品的精密加工制造。上述服务加工的材料涵盖硅/砷化镓/碳化硅、高硬度玻璃、陶瓷、蓝宝石及各种新型复合材料等。激光加工服务是公司在激光加工设备产业链的延伸,以满足产业链客户的不同需求。
募资扩充产能对应下游需求,增加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产能扩充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有效提升公司激光加工设备、激光器的产能,增强公司的核心技术水平,进一步满足下游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其中,精密激光加工设备产能扩充建设项目将利用公司成熟的工艺流程进行扩产建设,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新增台精密激光加工设备的生产能力;纳秒紫外激光器及超快激光器产能扩充建设项目将利用公司现有的生产技术,建成后预计可实现新增激光器年产能台,其中纳秒激光器台/年、皮秒激光器台/年、飞秒激光器台/年。募投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满足公司自身发展需求,巩固并扩大公司激光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激光器国产化率。
1.3、自制激光器优势明显,钙钛矿及巨量转移设备实现突破
激光产业国产化进程的加速,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德龙激光着眼于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沿高端的方向,不断拓展激光精细微加工应用领域,助力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态势良好。年-H1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经营业绩快速上升。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49亿元,同比增长31.08%;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0.88亿元,同比增长30.47%。H1,公司虽然受疫情一定影响,但是收入同比仍然实现了7.99%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13.94%,主要原因系研发费用同比增加43.26%,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2个百分点。
精密激光加工设备收入持续增加,钙钛矿及MicroLED激光巨量转移设备等实现突破。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收入,即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和激光器的销售及相关服务所形成的收入。此外,年上半年,公司新布局的新能源业务实现了突破,网版印刷激光制版设备及钙钛矿薄膜电池生产用激光加工及自动化整段设备实现收入2,.03万元,公司MicroLED激光巨量转移技术取得突破,已经通过客户测试验证,有望在下半年取得订单。激光器方面,公司研发的30W飞秒紫外激光器已经完成研发,实现工业化量产,有很好的国产替代前景。公司新开发的光纤超快激光器也在做进一步可靠性验证,有望在公司半导体领域部分设备上批量导入。
自制激光器优势明显,毛利率显著高于可比公司。公司产品应用领域与同行业公司具有差异:与同行业相比,公司产品集中于半导体及光学、显示、新型电子和新能源领域,上述领域产品具有更新换代频率高、技术门槛高的特点,加之公司系技术驱动型企业,一直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前沿研究和开发,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激光加工设备全产业链公司,不仅具有激光加工设备的研发及生产能力,最核心部件如激光器、运动控制平台自研、自产占比较高且逐年增加,公司多年来重视研发形成了核心竞争力,获取了更高的毛利率。公司自制激光器优势显著,年至年,公司搭载外购激光器的激光加工设备毛利率为38.28%、38.16%和39.42%,公司综合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公司主要系公司搭载自产激光器的激光加工设备毛利率较高所致。
二、激光行业助力高质量生产,下游应用领域广泛
2.1、激光在工业制造、信息通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激光是指特定的物质受到外部强能量激发而产生的光。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光,激光具有发散度小、亮度高、单色性好、相干性好等一系列特点,因此被广泛地运用于工业制造、信息通讯、生物医疗、科研军事等诸多领域,并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激光也因此与计算机、原子能和半导体并称二十世纪的新四大发明。激光上下游产业链整体较为完备,激光器及其配套装置与设备位居产业链中游。与激光相关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已经遍布全球,渗透到各行各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激光器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光学材料、光学元器件、机械、数控、电源及辅助材料等,中游主要是各种激光器及其配套装置与设备,下游则以激光应用产品、激光制造装备、消费产品为主。
激光加工是利用高强度激光束进行加工的技术,与传统加工相比具备明显优势。激光加工是利用经光学系统聚焦后的高强度激光束与加工工件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对材料(包括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加工的一门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切割、蚀刻、焊接及精细微处理等诸多工业生产领域。激光加工具有输出能量集中、稳定的特点,能够较好地处理传统工艺方法较难处理的硬度大、熔点高的材料。激光加工设备是实现激光加工的工具,按照不同的用途,主要可以分为:激光切割设备、激光刻蚀设备、激光打标设备、激光焊接设备等。在精细微加工领域,激光具备切割质量好、切割效率高、切割速度快、非接触式切割、材料损伤小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业逐步向精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激光加工设备开始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动力能源等传统宏观加工领域逐步渗透到显示面板、消费电子、集成电路等精细微制造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未来,随着全球制造业升级的不断加快,新的生产需求和应用场景也将不断出现,激光加工设备的技术水平及应用领域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激光器是激光的发生装置,主要由泵浦源、增益介质、谐振腔等组成。泵浦源是激光器的能量供给来源。增益介质是激光器的核心,会吸收泵浦源提供的能量并将激光放大。谐振腔是两面互相平行的镜子,其作用是把光线在反射镜间来回反射并多次经过增益介质,因而在缩短工作物质长度的同时还能放大激光功率。
激光器可以按照增益介质、输出功率、工作方式、泵浦方式和输出波长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其关键性能指标主要为不同波长范围的最大输出功率、重复频率范围、最大单脉冲能量和光束质量M。(1)按照增益介质的不同:激光器可以分为液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光纤、半导体、全固态、混合),其中光纤激光器由于增益介质较为特殊且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学术及生产实践中一般会将其与其他固体激光器单独区分。目前发现可做增益介质的物质有近千种,常见的有掺稀土元素光纤、染料、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掺钕钇铝石榴石(YAG)和钛蓝宝石等。每类增益介质激光器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增益介质决定了激光波长等参数的不同。
(2)按照输出功率的不同:可以将光纤激光器分为小功率(0kW-1kW)、中功率(1kW-3kW)、高功率(3kW-6kW以上)。而对于主要应用在精细微加工领域的固体激光器,实践中一般将10W以下的归类为低功率,10W以上为中高功率。不同功率的激光器适应的应用场景各不同。
(3)按工作方式的不同:激光器可分为连续激光器和脉冲激光器。连续激光器可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连续输出,热效应高。脉冲激光器以脉冲形式输出,主要特点是峰值功率高,热效应小;根据脉冲时间长短,脉冲激光器可进一步分为长脉冲(毫秒、微秒)、短脉冲(纳秒)、超短脉冲(皮秒、飞秒)激光器,一般而言,脉冲宽度越窄、波长越短,可实现的加工精度越高。(4)按泵浦方式的不同:激光器主要可以分为光泵浦激光器、电泵浦激光器、化学泵浦激光器、热泵浦激光器和核泵浦激光器。一般而言,不同类型的泵浦源是与激光晶体不同的吸收波长相适应的。(5)按输出波长的不同:激光器可分为红外激光器、可见光激光器、紫外激光器等。不同结构的物质可吸收的光波长范围不同,因此需要各个波长的激光器应用于不同材料的精细加工。
激光加工设备下游应用广泛,涵盖材料加工与光刻、通信与光储存等多领域。下游面向各个行业的终端需求,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对激光加工设备有一定的定制化需求。目前,激光加工设备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材料加工与光刻、通信与光储存、科研与军事、仪器与传感器、医疗与美容等多个领域。在宏观加工领域,汽车、火车、飞机、航空航天器等大型设备的焊接,几乎都由激光加工来实现;在微观加工中,激光加工设备更是广泛地应用于半导体、液晶显示、LED、OLED等领域的精细微处理;在医疗美容中,激光技术的推广使用催生了激光手术、激光生物诊断、激光抗癌、激光美容等众多新型的医疗手段和商业生态。
2.2、激光行业规模增长迅速,精细微加工推动国产化进程
全球激光器市场高速成长,半导体激光器市场规模超过80亿美元。根据LaserFocusWorld数据统计,近年来,全球激光器收入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从年的93.6亿美元增长至年的.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36%。预计全球激光器销售总额有望继续取得9%左右的增长,达到亿美元。半导体激光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势,各种应用领域对半导体激光器的需求正不断攀升,预计将推动市场收入的增长。据EmergentResearch的报告分析,全球半导体激光器市场规模在年达到81.9亿美元,预计-年期间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7%。
从细分应用领域上来看,材料加工与光刻目前仍是激光器的第一大应用领域,据LaserFocusWorld统计,年,激光材料加工和光刻应用市场仍以63亿美元销售收入占据最大市场份额,占到全球激光器收入的39.6%;通信与光存储应用市场销售收入为39亿美元,占比为24.5%,位居第二;科研与军事、仪器与传感器等市场销售收入紧随其后,行业下游应用端呈现出明显的扩散式发展态势。
中国激光加工设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年激光加工设备销售规模将达亿元。据《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0-年中国激光设备销售规模由97亿元持续增长至亿元,CAGR达21.43%。其中0-年中国激光设备销售收入始终维持在两位数的高同比增速,-年受国际贸易摩擦和疫情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年销售额依旧达到亿元,同比增长5.2%,年激光加工设备销售收入为亿元,同比增长18.64%。未来,随着技术差距的进一步缩小,预计国产激光器功率和性能将逐步提高,激光设备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也将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激光传统加工领域及高端制造市场整体均得到较快发展。此外,如激光医疗、激光雷达、激光显示、激光检测等新兴激光应用的蓬勃发展,国内激光领域的市场也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展开。预计年中国激光设备销售规模为-亿元,同比增长6.70%-9.62%。
中国激光设备市场中,工业生产领域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激光设备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之中。据《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统计,年,工业领域激光设备销售收入为.1亿元,占全市场销售收入的比重为62.53%;信息领域激光设备销售收入为.2亿元,占比为22.03%;商业、科研和医用激光设备占比则均未超过10%,分别以41.8亿元、34.3亿元和30.6亿元位列三、四、五位。预计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还将继续增长,其中工业用激光设备依旧是最为主要的增长点。
激光精细微加工为高端精密制造领域的核心加工手段,拉动国产激光产品出货量高速增长。激光精细微加工一般指利用激光手段在微米级别的精度下对材料器件进行加工的工艺过程。激光精细微加工则凭借其精度高、柔性强、热效应小、适用面广泛等优势,逐步成为高端精密制造领域的核心加工手段。从具体的激光器类别上来看,固体激光器尤其是短波长、短脉宽的紫外皮秒、紫外飞秒激光器,在目前的激光精细微加工领域应用最为前沿。
从市场容量上看,根据《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国产纳秒紫外激光器的出货量已由年的台增长至年的20台,复合增速达44.57%,预计年还将进一步增长至台;而国产皮飞秒超快激光器出货量已由5年的40台增长至年的2台,5年间增长超50倍,预计年还将进一步大幅增长至台。从输出功率上来看,国产纳秒紫外激光器和皮飞秒超快激光器也从早期的3-5W提高到了目前的30-40W,逐步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受下游旺盛需求的持续驱动,预计未来国产激光器出货量还将保持较快增长。
2.3、受益泛半导体、新型电子等需求,激光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激光加工设备的下游应用可分为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两大类。宏观领域的激光加工设备主要装载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用于大型材料的切割、焊接、覆层及表面清理,在微观领域则以固体激光器为主,相关精密激光加工设备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及光学、显示、新型电子、新能源以及科研领域。(1)半导体及光学领域。半导体产品主要包括LED、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子器件等产品大类,其中尤以集成电路占主导地位,并在电视、电脑、智能电网、汽车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光加工设备在本领域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和LED芯片的晶圆切割、刻蚀,以及对光学镜头中光学镀膜玻璃的切割处理等方面。
A、集成电路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受益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以及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智能电网和医疗电子等应用领域需求带动,近年来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整体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2-年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总量已由亿美元增长至亿美元。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主要系硅材料供应周期和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而随着贸易争端逐步缓和以及下游产业链需求逐步复苏,年集成电路市场重回增长趋势。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刺激激光器及加工设备需求。从国内来看,受集成电路产业政策驱动,年是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国内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的驱动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态势,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首次突破万亿元。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3亿元,同比增长18.2%。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未来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产能将进一步释放,也会进一步刺激对相关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和激光器的需求。
B、LED领域。相比传统的金刚刀划片,激光划片可显著提升LED晶圆切割的良率、效率和材料利用率。在LED制造过程中,LED激光划片已经成为十分成熟且普及的应用工艺,与传统的金刚刀划片方式相比,激光划片带来的晶圆微裂纹以及其他损伤更小,尤其是隐形切割,使得晶圆颗粒之间更紧密,良品合格率更高;在维持同等亮度的条件下,其切割速度可以达到mm/s以上,是刀具切割的数倍,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在激光划片工艺加工过程中,LED晶圆的亮度没有明显损耗,这样可以降低划片所需的辐射光功率,成品LED器件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LED刻划线条较传统的机械刻划窄得多,所以使得材料利用率显著提高。
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及产能扩张,LED产值将高速增长。年中国LED产值约为亿元,预计年将增长到.45亿元。未来MiniLED也将快速增长,预计年MiniLED背光模组市场空间将达到亿元,其中大尺寸背光模组市场规模为亿元,中尺寸背光模组市场规模为亿元。
Mini/MicroLED商用落地带动LED行业重回快速增长通道,LED激光设备市场深度受益。LED显示具有高亮度、可实现超大尺寸等特点,已大规模替代LCD显示产品,MicroLED性能最佳,但目前成本昂贵,而MiniLED则是MicroLED量产前的过渡阶段产品。LED激光设备主要为激光划片机,据CINNOResearch数据,6-年,受益于LED行业的发展以及激光划片机逐步取代金刚石刀具成为市场主流,LED激光设备投资规模达到4-5亿元,随着年后LED景气度回落,激光设备投资也下降至2-3亿元。未来随着MiniLED商用加速,特别是Mic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逐步成熟量产,预计LED行业将重回快速成长通道,相关激光设备也将从切割设备扩展为切割、裂片、剥离、修复等多种设备,有望带动中国大陆LED相关激光设备市场规模突破6亿元,预计年达到6.6亿元规模。
C、光学领域。全球及中国摄像头模组市场空间广阔,预计将维持长期增长。伴随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视频监控系统市场快速发展,摄像头模组出货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据IMARCGroup统计,年全球摄像头模组市场已达亿美元,预计在年达亿美元,-年复合增速将达8.70%,我国是全球智能手机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据中国信通院及头豹研究院数据,5年我国智能手机摄像头市场规模为10.9亿个,年增长至13.8亿个,复合增长率约为6.08%。
摄像头模组市场拉动红外截止滤光片和光学镜头需求,同步提升激光加工设备用量。根据头豹研究院的数据,摄像头模组中红外截止滤光片和光学镜头的成本占比大致分别为5%和15%,由此可粗略估算出年其各自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2.5亿美元和67.5亿美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激光加工设备在光学领域主要用于高清摄像头模组光学部件(主要是红外截止滤光片和光学镜头)的加工处理,将获得更大市场空间。
(2)显示领域。显示市场是激光加工设备极其重要的应用领域。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显示技术包括液晶显示(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等,而激光加工设备主要用于上述各类显示屏幕的蚀刻、剥离、切割、修复以及精细微加工。大尺寸电视需求旺盛,显示面板将获更大市场。具体来看,目前LCD面板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视、PCD(个人计算设备)和手机三个方面,其中PCD及手机领域对于LCD面板的需求已逐步接近饱和,而消费升级所带动的对大尺寸电视的需求将成为未来LCD面板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据IDC测算,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面积有望达到2.03亿平方米,受益于此,年全球液晶面板出货总面积将达到2.38亿平方米,-年复合增速达到6.5%。
受益于下游需求的持续旺盛,显示行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而我国显示设备厂商市场竞争力的逐年增强和市场份额的日益扩大,也将进一步地催化显示行业产能需求,同时拉动上游激光加工设备市场规模增长。
(3)新型电子。新型电子零部件愈加精密,提升对激光制造及检测设备的需求。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精密化程度提升,3D玻璃、陶瓷等脆性材料的应用不断扩大,对精密电子零部件的加工要求不断提升。智能手机包含摄像头、显示屏、线路板、天线等数百个零件,对精密度和制造组装效率要求高。激光作为一种新型加工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不对基体造成损害等特点,符合电子产品精密加工的需求,激光制造或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手机、电脑、电视等各类消费电子产品相关组件(如柔性电路板FPC、印制电路板PCB、脆性材料等)的加工处理。据Statista统计,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增长至亿美元,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市场规模略有降低,但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步控制和下游消费需求的复苏,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有望实现较快反弹和增长。
2.4、钙钛矿、碳化硅等新兴领域需求爆发,激光设备迎来第二成长曲线
2.4.1、钙钛矿薄膜转换效率高,激光辅助加工前景广阔
钙钛矿电池是结构为ABX3以及与之类似的晶体,具有荧光量子效率高、光吸收系数高、载流子扩散长度长等特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第三代高效薄膜电池的代表,利用钙钛矿结构材料作为吸光材料,具有高效率、材料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高柔性等多重优势,被产业认为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光伏材料。
与已有的光伏组件材料相比,钙钛矿优势明显。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光伏产品是应用晶硅技术产品,其中碲化镉和铜铟镓硒两种技术可以量产,与一般的薄膜技术相比,晶硅技术的量产成本更低,转换效率更高。钙钛矿材料的两个技术方向分别为单结钙钛矿技术和叠层钙钛矿技术。单结钙钛矿技术预期转换效率略低于晶硅技术,但是制造成本有望低于一半的薄膜技术。钙钛矿与晶硅结合的叠层将技术既有晶硅的高转换效率,又具备低制造成本的优点,有望成为下一代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与已有的光伏组件材料相比,钙钛矿优势明显。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光伏产品是应用晶硅技术产品,其中碲化镉和铜铟镓硒两种技术可以量产,与一般的薄膜技术相比,晶硅技术的量产成本更低,转换效率更高。钙钛矿材料的两个技术方向分别为单结钙钛矿技术和叠层钙钛矿技术。单结钙钛矿技术预期转换效率略低于晶硅技术,但是制造成本有望低于一半的薄膜技术。钙钛矿与晶硅结合的叠层将技术既有晶硅的高转换效率,又具备低制造成本的优点,有望成为下一代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国内公司和资本争先布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进程迅速。作为第三代光伏技术,钙钛矿电池已经被众多公司抢先布局,进行产业化实践,目前国内主要的生产钙钛矿的公司有协鑫光电、纤纳光电、众能光电等。(1)协鑫光电:协鑫光电成立于0年,凭借多年的技术创先和行业深耕,目前可大规模量产45cm×65cm的产品,转换效率为15.31%。年5月,协鑫光电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腾讯参投。
(2)纤纳光电:成立于5年,先后7次刷新了太阳能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年5月20日进行了α组件的产品首发,后续将产出片电池。年1月完成3.6亿元C轮融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领投。(3)极电光能:成立于年,看重钙钛矿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上的应用,首先切入BIPV领域,开发钙钛矿幕墙产品。年10月完成2.2亿元Pre-A轮融资,碧桂园和九智资本领投。此外,万度光电、众能光电、合特光电、无限光能也在此领域有所布局。根据36氪统计,年国内预计有2GW钙钛矿产线投产。
钙钛矿电池制造的核心设备包括镀膜设备、涂布设备、激光设备、封装设备,激光设备是钙钛矿制造环节中的重要设备。在钙钛矿制备工艺中,钙钛矿电池由多个功能性薄膜叠加而成,它的制备工艺包括薄膜制备、激光刻蚀、封装三大步。其中核心的钙钛矿设备有四个,分别为镀膜设备、涂布设备、激光设备、封装设备。(1)镀膜设备:用于制备阳极缓冲层、阴极缓冲层、背电极,国内主要厂商有京山轻机、宏大真空、四盛科技等。(2)涂布设备:用于进行钙钛矿涂布,主要厂商有大正微纳、德沪涂膜、黎元新能源。
(3)激光设备:进行激光模切和激光清边,模切是为了串联,清边是为了封装。激光模切会对P1、P2、P3进行激光划线,阻断导通,从而形成单独的模块,激光清边将利用激光工艺清除电池边缘的沉积膜。目前国内的主要设备提供商有迈为股份、帝尔激光、杰普特、德龙激光等。(4)封装设备:用于电池的封装。其中,随着渗透率提升以及成本下降,-年,钙钛矿太阳能能电池1GW设备投资将从15亿下降至5亿元,激光设备是钙钛矿电池制造的重要设备,价值占比为20%。
2.4.2、SiC市场迎来需求爆发,激光切割大幅提升产出效率
作为一种宽禁带材料,碳化硅(SiC)由于其宽带隙,高机械强度和高导热性,被认为是电子工业中硅(Si)基半导体的替代材料,在众多严酷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例如,SiC功率器件可以在更高的电压,频率和温度下工作,而且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或更低的功率损耗来转换电力。碳化硅应用场景根据产品类型可划分为:射频器件(功率放大器、射频开关、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等)、功率器件(功率二极管、功率三极管、晶闸管、MOSFET、IGBT等)、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车载充电系统、充电桩、电动车逆变器等)、光伏发电、智能电网(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灵活交流输电装置、高压直流断路器、电力电子变压器等装置)、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主辅一体变流器、电力电子变压器、电源充电机等装置)、射频通信。
与此同时,碳化硅是一种非常硬和脆的材料(莫氏硬度达9.2),这可能造成工艺加工的难题。特别是在后端工艺过程中更是如此,此时晶圆必须在封装之前分割成单独的芯片。随着向SiC等新衬底,以及更薄晶圆,更小特征尺寸和更大尺寸衬底的转变,晶圆切割已经演变成能够提高SiC器件良率的关键工艺步骤。
激光切割是机械晶圆切割的替代方案。机械切割技术局限性比较大:机械金刚石刀片切割是分离SiC晶圆的传统技术,但由于SiC的Mohs硬度达到了9以上,需要选用相对昂贵的金刚石材质作为刀轮,且刀轮耗材的使用寿命也大大减小。正因为SiC拥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使得刀轮耗材的成本更高、切割效率极低。目前激光切割SiC晶圆的方案为激光内部改质切割,其原理为使用高透过波长的激光束通过透镜聚焦在晶圆内部,发生多光子吸收,产生局部形变层即改质层,该层主要是由孔洞、高位错密度层以及裂纹组成。
改质层是后续晶圆切割龟裂的起始点,可通过优化激光和光路系统使改质层限定在晶圆内部,对晶圆表面和底面不产生热损伤,再借用外力将裂纹引导至晶圆表面和底面进而将晶圆分离成需要的尺寸。SiC作为宽禁带半导体,禁带宽度在3.2eV左右,这也意味着材料表面的对于大部分波长的吸收率很低,使得SiC晶圆与激光内部改质切割拥有绝佳的相匹配性。激光改质切割不需要冷却液,不会产生粉尘,切痕小,速度能达到0mm/s,且不需要刀片耗材,激光寿命达到3万小时,且调试时间小于10min。具体的切割效率以4inch的um碳化硅,die2×2mm为例,仅需要5min。
碳化硅(SiC)本身属于硬脆性材料,由于摩氏硬度很高,其材料制成的晶圆,在使用传统的机械式切割WaferSaw(晶圆划片)时,极易产生崩边等不良,影响产品最终良率及可靠性。因此需要使用更有优势的加工方式来替代,目前常用的加工方式主要有激光改质加工以及激光蚀刻加工。激光改质切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激光切割,其原理是将对材料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激光光束聚焦于材料内部,利用焦点位置的多光子吸收,形成材料内部的改质切割。改质切割,适用的材料范围,包括:Si、SiC、钽酸锂、蓝宝石、玻璃、GaAs等。与传统激光烧蚀加工相比,改质切割的优势在于:1)激光切割宽度几乎为0,有助于减小切割道的宽度;2)会通过,可以抑制切割碎屑的产生,因此,可以省略涂胶清洗的工序。
对于传统线锯切割,激光加工优势明显。年,英飞凌花费1.24亿欧元收购位于德累斯顿的初创公司Siltectra有限公司。Siltectra研发的冷切割(ColdSplit)这一创新技术,可以将碳化硅晶圆产能提升三倍以上,同时每片晶圆损失低至80μm,而且晶圆减薄仅需几分钟,可节省90%材料。冷分离技术是一种新的无切缝晶片制造工艺,晶锭表面经粗抛光或酸洗工艺处理后,达到50nm以下的表面粗糙度和大于90%的透光率,根据晶片所需厚度,用特定波长的激光将晶锭内部改性,在晶片表面涂覆牺牲层和聚合物层后,通过快速冷却将晶片剥离,最后去掉聚合物层和牺牲层得到晶片,剩余晶锭可回收和重复工艺。
该工艺中使用的聚合物层通过采用受专利保护的工艺把标准工业聚合物和其它化学品相结合,厚度小于5mm,从锭块上直接剥离晶片,晶片表面损伤层为3~5μm,最大切割晶片厚度1mm,总厚度变化TTV小于1μm,晶片后续加工基本不需要研磨,只需要少量的清洗,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晶片质量。传统线锯切割时,不同材料和晶片尺寸切缝损失10%~40%,冷分离技术可减少材料损失90%以上,切缝损失小于1%,从相同的锭块上可以多产出大约33%的晶片。
相同SiC晶锭下,ColdSplit产出效率提升三倍以上:以单个20毫米SiC晶锭为例,采用线锯可生产30片μm的晶圆,而用ColdSplit可生产50多片晶圆。由于ColdSplit生产的晶圆的几何特性更好,因此单片晶圆厚度可以减少到μm,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晶圆数量,单个20毫米SiC晶锭可以生产80多片晶圆。如果再结合ColdSplit背面减薄和回收残留晶圆,晶圆数量可以高达片。
公司已掌握激光应力诱导切割技术,是针对半导体、光学等透明脆性材料专门开发的核心激光加工工艺技术,适用于硅、砷化镓、碳化硅、氮化镓、蓝宝石、石英等材料。与传统的机械刀轮切割比较具有切割效率高、材料损耗小、崩边小、无粉尘等优势。在MEMS、RFID、第三代半导体功率芯片、LED、光学滤光片等市场得到广泛的应用。公司以该核心技术为依托形成了晶圆激光应力诱导切割设备、玻璃晶圆激光切割设备、碳化硅晶圆激光切割设备等系列产品。相关产品服务于海思、中芯国际、华润微、士兰微、敏芯股份、长电科技、三安光电、华灿光电、晶宇光电、舜宇光学、水晶光电、五方光电等知名企业。
2.4.3、掌握巨量转移技术,布局MicroLED领域
MicroLED开启显示新纪元。MicroLED显示是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利用微米尺寸(一般小于50μm)无机LED器件作为发光像素,来实现主动发光矩阵式显示,有着比MiniLED更小的晶体,是对LED背光源的薄膜化、微小化和阵列化,能够实现每个图元单独定址,单独驱动发光(自发光)。
MicroLED优势明显。对比于传统LED屏幕显示技术、MiniLED、OLED等,MicroLED显示使用无机GaN等LED发光芯片,拥有出色的亮度、发光效率高、低能耗、反应速度高、对比度高、自发光、使用寿命长、超高解析度与色彩饱和度等优势,且具备自发光和感测能力,是一项十分理想的显示技术,可以说MicroLED具有LED所拥有的全部优点,有大量的可应用空间。可以理解为MicroLED就是传统LED更高密度更细微的排放于整列之中,降低封装工艺的技术要求,同时减小面板的厚度。
诸多大型公司筹备投入MicroLED,商业化步伐逐步加快。研究机构LEDinside预计年后MicroLED将引入到AR/VR和大尺寸显示器应用中,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9亿美元,其中大尺寸显示器产值接近2亿美元,占全部应用的60%。随着生产可行性和经济成本的不断提升,MicroLED还将有望快速扩展到可穿戴/可植入器件、AR/VR/MR、光通讯/光互联、医疗探测、智能车灯、空间成像等多个领域。随着LED显示屏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普及,MicroLED将逐渐从高端商用走向民用市场。年开始,诸多厂商顺应LED行业发展趋势,抓住MicroLED产业化机遇,纷纷投资MicroLED显示技术开发等项目,同时显示行业里面大规模厂商,采取合资、合作模式进入MicroLED时代。
MicroLED工艺复杂,制造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技术难点。MicroLED的性能虽然无可挑剔,但是同样现阶段还面临着巨量转移、全彩化、缺陷不可修复、链接技术、微缩制程技术等大量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MicroLED的产业化和普及率。MicroLED需要把传统LED阵列微缩化之后再巨量转移且定点到电路面板,完成LED的超小间距化,以达到需求的超高分辨率。现阶段的MicroLED要真正地走向市场其主要的技术难题又以微缩制程技术和巨量转移技术为最。
公司布局MicroLED领域,今年下半年有望取得相关订单。激光剥离转移技术是利用激光剥离技术将蓝宝石基板与Micro-LED分离,从而完成转移,可以快速、大规模地从原始基板上转移Micro-LED。公司已掌握MicroLED激光剥离技术,该技术采用深紫外激光作用于氮化镓晶体和蓝宝石衬底结合面上,致使氮化镓材料分解气化,使得氮化镓晶粒与蓝宝石衬底分离。该技术主要针对蓝宝石衬底的MicroLED晶圆巨量转移工艺需求,公司开发出了激光剥离设备,应用于蓝宝石衬底的MicroLED晶圆剥离,主要客户包括华灿光电、康佳光电等。
与国内头部厂家紧密合作开发,公司已做好相关技术储备。巨量转移是指通过某种高精度设备,将生长在外延基板上的巨量的三色MicroLED晶粒高速精准地转移到目标基板上,并且在晶粒和驱动电路之间实现良好的电气和机械连接。在1片大约15cm左右的晶体圆片上,可生产出间距10μm的方形MicroLED晶粒大约1.5亿粒,而如果是生产间距5μm的晶粒,更是能高达6亿粒之多。因此由于MicroLED尺寸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转移数量高达百万甚至上亿颗之多,LED晶粒的巨量转移是MicroLED走向量产的关键技术。在Micro-LED制程中,后期的巨量检测维修技术也是影响Micro-LED显示屏良莠的关键。目前,公司已经在“巨量转移技术”和“巨量检测修复技术”相关技术领域做了技术储备,配合京东方、华灿光电等客户进行了小批量工程测试。
2.4.4、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激光设备需求大放光彩
新能源汽车趋势不可逆,带动动力电池持续增长。从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有利于缓解石油消化压力,完善全球能源结构,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向电动化发展。根据《世界能源展望》,预计到年,全球近半数轿车都会是电动车。尤其在中国,在资源禀赋缺乏石油储量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助于减少能源外部依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根据中国《-年新能源车产业规划》(征求意见稿),到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由此带来的动力电池行业呈增长趋势。
中国是最大的动力电池市场:7年至年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以43.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年达到.5GWh。年1-3月,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51.3GWh,同比累计上升.7%。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增长,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以及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将会持续成长。预计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9GWh。
动力电池行业增长带来激光设备巨大需求。随着激光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下游旺盛需求的驱动下,全球激光设备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现代制造业对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模式的需求日益增长,激光设备需求激增。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对激光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中,锂电池主要生产工艺涉及到的激光解决方案有:涂布、制片、密封、包装、焊接、组装、包装等。
激光焊接优势明显,在动力电池生产的中道、后道工艺中都有应用。在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从电芯制造到PACK组装,焊接都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制造工序。尤其动力电池结构包含多种材料,如钢、铝、铜、镍等这些金属可能被制成电极、导线或是外壳。因此,无论是一种材料之间或是多种材料之间的焊接,都对焊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光焊接是利用激光束优异的方向性和高功率密度等特性进行工作,通过光学系统将激光束聚焦在很小的区域内,在极短的时间内使被焊处形成一个能量高度集中的热源区,从而使被焊物熔化并形成牢固的焊点和焊缝。
在动力电池整个产业链中,激光焊接主要应用在动力锂电池中游生产。作为一种高精密的焊接方式,极为灵活、精确和高效,能够满足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性能要求,是动力电池制造过程中的首选,目前已经成为动力电池生产线的标配设备。动力电池分方形、圆柱和软包电池。当下,在动力电池的生产中,使用激光焊接的环节主要包括中道工艺:极耳的焊接(包括预焊接)、极带的点焊接、电芯入壳的预焊、外壳顶盖密封焊接、注液口密封焊接等;后道工艺:包括电池PACK模组时的连接片焊接,以及模组后的盖板上的防爆阀焊接等。
激光切割精确度高,在降低成本方面有显著优势。在激光技术出现之前,动力电池行业通常采用传统机械进行加工切割,但模切机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磨损,掉落灰尘和毛刺,可能会造成电池过热、短路、爆炸等危险;而且,传统模切工艺存在模具损耗快、换模时间长、灵活性差、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开始不能满足动力电池制造的发展要求。激光加工技术的革新,在动力电池的生产中作用突出,与传统机械切割相比,激光切割具有切割工具无磨损、切割形状灵活、边缘质量可控、精度高、运行成本低的优点,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的模切周期。
在极片制造、电芯制作以及电池组装中加入激光清洗可以极大提高电池制造工艺水平。极片涂覆前激光清洗:锂电池的正负极片是在金属薄带上涂覆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而成,金属薄带在涂覆电极材料时,需要对金属薄带进行清洗,金属薄带一般为铝薄或铜薄,原来的湿式乙醇清洗,容易对锂电池其他部件造成损伤。激光干式清洗机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电池焊接前激光清洗:采用脉冲激光直接辐射去污,使其表面温度升高而发生热膨胀,热膨胀使污染物或者基底振动,从而使污染物克服表面吸附力脱离基底表面从而达到去除物体表面污渍的目的。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去除电芯极柱端面的污物、粉尘等,为电池焊接提前做准备,以减少焊接的不良品。
电池组装过程中激光清洗:为了防止锂电池发生安全事故,一般需要对锂电池电芯进行外贴胶处理,以起到绝缘的作用,防止短路的发生以及保护线路、防止刮伤。对绝缘板、端板进行激光清洗,清洁电芯表面脏污,粗化电芯表面,提高贴胶或涂胶的附着力,且清洗后不会产生有害污染物,属于环保的绿色清洗方法,这在全球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