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抛光 >> 抛光前景 >> 玉不琢,不成器文不修,不成章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我认为:“文不修,不成章”。
写文章其实跟雕琢玉石是一个道理,一件好的玉石作品总是让人爱不释手,想据为己有。而一篇好的文章总是能吸人眼球,读之韵味无穷,给人以启迪。
我有个朋友是美术专业毕业的,后来自修了玉石雕刻技术,并考取了国家级玉石雕刻师证书,我看他每次雕琢玉石作品时,主要从三个环节着手。
首先,勾勒线条。玉石雕刻师在雕刻玉石作品时,一般会根据原石的形状,以及自己或是客户心目中构想的作品,大致地勾勒出线条,然后根据线条切割出作品的大致形状。
朋友作品草图其次,刻画打磨。根据大致勾勒的线条把玉石坯子雕刻成雏形,再在雏形的基础上上进行精心的勾画,然后又一次雕刻,如此反复刻画修饰,加之精细地打磨,一件半成品就已经出产了。
最后,抛光润色。一件半成品如果不经过精细地抛光润色,那么看着将会黯淡无光,没有人愿意购买,只有经过抛光润色后,一件玉石作品才能煜煜生辉,引人注目,让人自然而然的生出收入囊中的强烈欲望。
朋友作品:人生如意!那么要如何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呢?无外乎也要做足这三个步骤。
首先,搭建主干框架。跟雕琢玉石作品一样,要根据主题,构思出文章的大致框架。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写作有这样的论述:“要是没有把应当写的东西经过明白而周到的思考,就不该动手写”,也就是说在写作时,至少要思考文章的大致框架如何搭建,没有思考好,先别急着动手,不然文章就会乱无序章。就跟建房子一样,首先要设计图纸,主体结构没有设计好,就开始建房子,后期更改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反复阅读修改。文章的框架、主干搭建好了,就应该使其开枝散叶,通常都是根据自己的认知开始堆垒文字,把“毛坯文”写出来,然后阅读。段落乏力,需要引经据典的就查阅引用,段落冗长,需要精简阐述的就凝炼文字。如此反复地修改,一篇自我满意的半成品文章也算成了。写作是一个反复阅读,反复修改的过程,极少有人能一蹴而就地写出精彩绝伦的文章。赫兹里特说:“唯一没有瑕疵的作家是那些从不写作的人”,一语便道破了写作的反复性和曲折性,就算是著名作家,写的文章也是需要反复修改的。
最后,不断推敲润色。文章要经得起推敲,有时候经过反复阅读、修改后的文章,看似已经成文,过几天或是更长一段时间再回头看的时候,只要我们认真细心的推敲,不断反复的斟酌,在某些段落的遣词造句、调动语句上还是会发现很多漏洞。譬如逻辑不通、论据不足、用词不当,等等。清代诗人顾文炜在其诗《苦吟》中写到:“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意思是为了把诗中的一个字用得更加妥帖,常常绞尽脑汁,忍着寒冷熬到半夜,这两句诗写出了吟诗作文之苦,说明写文章在遣词用字方面要特别严谨认真。因此,好文章都需要经过不断的推敲后才能耐读。
读书是输入,作文是输出,为何输出,输出什么?许多写作爱好者似乎不明白。
白居易在其写给好友元稹的《与元九书》一文中说到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明确点出了写作的现实意义。这句古训告诫人们写作应“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在今天,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应当被发扬光大,应当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所谓为时为事者,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这才是写作的最终归宿和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