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抛光 >> 抛光前景 >> 李治为何要赐死风姿绰约的姐姐高阳公主
这是一起“性骚扰”案件引发的上层建筑大清洗运动,为了掩饰真实意图,事后还不遗余力进行抛光打蜡美化恶行,其实当时这种动作纯属多余,仅能在史料记录上可以写得好看一点而已,朝堂上下都明白个中玄妙,只不过为求自保不敢直言点破而已,不过到了秋后算账的阶段,这些桥段都成了好素材,成为攻讦的确凿证据,卫道士们的舆论工具。
通过电视剧,我们知道李治的存在感不高O(∩_∩)O,其实是后人以武则天的高光时刻反向掩盖掉了高宗应有的光环而已,李治的个人能力并不差,也不能说他是简单的守成之君,李承乾和李泰遭殃丝丝缕缕都能联系到李治身上,只是苦无实证罢了,他可不是没头脑。
隋文帝、隋炀帝、李世民三位帝君不曾解决的高句丽也被李治解决了,灭西突厥、灭百济,高宗武功赫赫,北至贝加尔湖,南至越南,西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东至韩半岛(朝鲜半岛)都被归入囊中,终大唐帝国一朝,高宗治下,领土最广。
所以,千万不要拿高宗当生瓜蛋子,长孙无忌法办高阳公主并大搞牵连,这些高宗都有能力插手的,之所以在这其中态度暧昧,不过是因为直接上手好说不好听而已,即便是始作俑者长孙无忌,李治还不是想办了办了,原因很简单,你替我清理后院,利用完毕以后,你长孙无忌也碍眼了,所以就倒霉了呗,事实上,李治始终大权在握,但他却没有在高阳公主的案子上给予关照和赦免,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广为流传的是这样一个版本的经过: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喜爱的公主,自小娇惯坏了,在宫中就傲娇的不得了,因为太宗的原因,上上下下大家也都宠惯着她,到了结婚的年纪,太宗就把高阳指给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高阳既是公主也是庶出,即便提早安排出于这两种身份也不能嫁给房玄龄的长子房遗直),而房遗爱的母亲也很另类很奇葩,对太宗爱女一丝面子都不给,还没事搞偷窥,偏偏脾气还特别暴躁,所以这婆媳俩关系无与伦比的差。
大清洗的导火索就是“性骚扰”事件,房玄龄死掉以后,房遗爱的哥哥房遗直袭承了爵位,高阳公主的要求很简单,第一、分家,第二、袭爵,这是赤裸裸的挑衅,房遗直直接告到了太宗那里,太宗大怒直接斥责了高阳公主。
高阳就是有股倔劲,到了高宗年间还在挑唆房家兄弟关系,想把爵位搞到手,愁得李治不行不行的,总不能把姐姐剁了吧,大怒之下房氏兄弟改成一对刺史下放湖北山西。
袭爵可不是个小问题,谁也不敢平白无故的撸掉房遗直的爵位,所以高阳公主计上心来,诬告房遗直非礼,这还了得,李治正想召集神秘的有关部门进行审案查访工作,没想到被长孙无忌听到了消息,自告奋勇接下了此案,当时的长孙权倾朝野,首席宰相,皇帝的舅舅,这案子他主动请缨接了下来,其中就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凶险。
直接对政敌下手太明了,不如假借皇帝烦透了的高阳公主大搞株连,把真正的政敌都铲除干净。
长孙无忌和高阳公主没有什么直接矛盾,但是和房遗爱曾为政敌,早在长孙担任司徒的时候,他就支持李治,但房遗爱却支持李泰,平日里勾心斗角背后捅刀的事儿都干了不少,仇归仇,长孙的目的并不只是房遗爱,而是魏王旧党,以前紧密团结在魏王周围的,附庸在房遗爱门下的一应“坏分子”,全部受到了清洗和打压。
至于高阳公主是不是受到性骚扰,长孙无忌没兴趣,傻子都知道那是胡编的,他直奔主题掀出了高阳在宫中的“党羽”势力以及归类为谋反的恶行恶状,拖死一个再说,罪名无非两条,勾结宦官陈玄运窥伺宫禁、暗中观察推演星象变化。
窥伺宫禁确实有罪,但以高阳公主的身份本不算什么,至于窥伺星象这在古代就几乎等同于谋反了,经常翻阅史料的朋友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古代占星者的预测命中率很高,可以推演天命、时运,其中自然也包括帝王和天下的运势,类似“将星陨落”这类词就是由此而来,而这事放到高阳身上就变成了图谋不轨,窥伺神器,意图谋反。
好,估计当时的长孙无忌也是稍缓了一口气,这事定性了,后续就按照谋反路线追究就是了,他的思路是,高阳谋反→房遗爱谋反→房家谋反→嫡系谋反→纵连同伙谋反→李恪谋反,从“纵连”开始,这打击面就大了去了,说白了,想套上谁都能如愿。
眼看全家遭殃,房遗爱的哥哥房遗直站了出来,坚决指定房遗爱夫妇谋反,意思不过是丢卒保车,要死死他俩,保住我全家,房玄龄死后,房遗直就是家主,他有责任这么做,再说了,房遗爱两口子可没少跟他折腾,早就埋恨胸中很多年了。
房遗直把平时房遗爱夫妇没遮没拦随口而出的诸多言谈都抖落出来,房遗爱知道这是清算,因言获罪妥妥的,为了小命把自己身边的人也都吐露出来,抱着分担罪责甚至法不责众的目的,有多大攀多大,除了皇帝不敢攀,有的没的全都拽进自己的阵营圈。
最终,“无奈”的李治下诏三个驸马都尉皇家姑爷统统处死,吴王、荆王、高阳公主、巴陵公主全部赐死。
其实,其余人都是白死,主要就是吴王李恪。
至于杀高阳公主,起初高阳起到顺藤摸瓜的作用,而一旦落实则是实实的死罪,她就是李治所害。
高阳公主根本没有谋反的理由,李治也好李恪也罢,对于她来说区别不大,李恪并不会给她更多的好处,没有谋反的动机,况且高阳和李治在明面上关系还不错,想让房遗爱袭承爵位,最终还是要李治帮忙才行,就在高阳获罪的前俩月,李治还登门做客,表面上亲的不得了,很明显,当时的高阳不但不会谋反,反而把李治当成自己扳回一局的靠山。
吴王李恪当然也是愿望的,但是没有办法,怀璧其罪,当初太宗有意扶立李恪,从那时起,李恪就成了长孙无忌的政敌,而且李恪的文武全才情商颇高,有这个人在始终是个威胁,所以李治集团必除之而后快。
李恪临死高喊:长孙无忌陷害忠良,你离灭族也不会太远。李恪还真说对了,扣在长孙无忌头上的也还是谋反的帽子,赐其自尽,据说许敬宗让李治当机立断斩草除根的时候,李治哭到一个不行,担心天下人唾弃,一群人围着李治举了一堆例子,说了一堆理由,李治一听臣下们都说了,杀了长孙无忌才彰显我这个明君,那杀就杀呗······其实意思就是,我舅可不是我主张杀的,是你们主张杀的,而且屎盆子不能扣我头上,你们说一百个理由向天下人解释吧。
政治斗争只有你死我活,没有什么贵贱亲疏,和风姿卓越就更没什么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