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抛光 >> 抛光前景 >> 传统制造业是包袱南国陶都不答应
图为蒙娜丽莎集团的全自动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记者刘宏宇)7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传统制造业是包袱?“南国陶都”不答应——“中国建陶第一镇”佛山南庄“双循环”之路调查》的报道。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被誉为“中国建陶第一镇”。
疫情背景下,各种不利因素叠加:国外反倾销力度加大、国内环保压力不减、房地产市场低迷……“外循环”不畅,“内循环”受阻,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陶瓷产业,“双循环”之路该如何走?
“总有种走到头的感觉。”面对日趋严峻的市场挑战,一些陶瓷企业比较悲观,但更多企业则危中寻机,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
(小标题)“只要熬过这个节骨眼,日子就会好起来”
受今年疫情影响,很多外向型企业缺乏订单。
今年前5个月,出口占五成的广东一鼎科技有限公司,整体销售额直线下滑50%。不仅年后订单寥寥无几,年前订单也纷纷停工,出口基本停滞。
“今年企业日子不好过,幸好有一些国内的订单,还能勉强维持。”一鼎科技副总经理廖卫平,提起当前陶瓷出口形势,语气尤其沉重。
佛山是全球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据佛山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当地陶瓷总产量为.58亿元,同比下降22%。其中,瓷质砖产量下降20.6%,陶质砖产量下降45.5%,卫生陶瓷产量下滑46%。
年,我国瓷砖产量连续第三年下滑,跌幅达到8.73%。业内人士分析,年仍会持续下滑。
“尽管企业很困难,老板仍舍不得‘砍’人。”廖卫平说,董事长冯竞浩常用一句“口头禅”鼓励员工:“现在再怎么困难,也比不上创业时难吧?”
老板娘是公司的财务总监,最近发工资时,总忍不住流眼泪。廖卫平知道,“不裁员,工资照付不打折,靠的是前几年的老本。公司上下有多人,‘人吃马喂’背后的辛酸,只有她心里最清楚。”
为了产品创新,这几年公司一直在不惜本钱搞研发。年,他们成功研制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抛光砖生产线,本想今年打一个翻身仗,没想到疫情来了。
“创新既让我赚到了第一桶金,也让我吃了很多苦头。”冯竞浩说,前几年挣的钱全投到研发上了,就指望新产品能带来收获,“就怕新产品出来没有市场”。
就像这一次,他对新发明的反置式抛光机信心满满,偏偏“生不逢时”,遇到了疫情。
这样惨痛的经历并非首次。8年,冯竞浩瞄准国际领先技术,投入万元进行创新,研发出一款陶瓷包装机,结果却“打了水漂”。
“因为产品技术超前,缺少相应的产业配套,加上售后培训、维护和服务成本都太高,结果很多客户把机器退回来了。”冯竞浩回忆说。
即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创新,几乎平均每三年推出一个新产品。
“从资金上看,眼下还能勉强熬得住。”生性乐观的冯竞浩,最近一直在全国各地跑市场。他向记者透露,“手头已经有了不少意向订单。只要熬过这个节骨眼,日子就会好起来”。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打造一条全世界最先进的陶瓷生产线,工厂里没有任何污染,员工们都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上班……”对于未来,冯竞浩充满期待。
一鼎科技是中国陶瓷业的缩影。面对当前内需疲弱、出口遇冷的大形势,建陶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全国各大产区频频传来停产、停工、倒闭的消息。
“陶瓷产业春天何时来临,还没有明确的信号。”南庄镇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但产业和企业不能等待,南庄也不能等待,要主动寻找热点、创新求变。
(小标题)如果仍只想开发房地产,那就只有一片红海
传统的陶瓷抛光和磨边工艺,耗水量非常大,每天还产生数十吨的废渣,需要建设规模巨大的沉淀池。
学机械出身的冯竞浩通过试验发现,如果把传统的抛光机颠倒过来,进行反置式抛光,不仅耗水量可以节约90%以上,还可以省去污水处理程序及沉淀池的占地,每天仅产生几百公斤废渣。
“此外,传统的磨边加工产生大量粉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新工艺采用干式磨边生产线,全过程不用水,由负压吸尘装置即时回收粉尘,不会散落到空气中,还可变成原材料直接使用。”冯竞浩解释道。
经过反复设计与调试,冯竞浩的“反置式抛光机”终于发明成功,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经专家鉴定,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获得“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
两年前,这项发明引起了南庄镇党委书记陈辅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