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抛光 >> 抛光前景 >> 7501500mm价格被做烂谁将成为
正当人们逐渐认为×mm这个曾经的瓷砖主流规格在走下坡路,或将成为“过去式”之际,×mm规格的瓷砖(以下简称“×mm”)销量又重新上升了。与此同时,×mm规格的瓷砖(以下简称“×mm”)却已不如以往那般火热,出现了滞销的情况。有行业人士坦言,一部分消费者更偏向于买×mm,而且现在×mm的利润还不如×mm的高。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根本原因是产能过剩,而需求萎缩、消费分层和降级则是诱因。
×mm产能扩增价格已卷到历史新低
近年来,×mm早已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加上利润空间相对较大,大量陶企也因此投产/转产×mm,仅年全国×mm的生产线数量已经超过条。
而今年仍有不少陶企计划改造生产线,转产×mm。鑫来利陶瓷计划投资万元,将对原有的4#生产线的窑炉改造成高效节能性窑炉,压砖机改造成新型6型及相关工艺设施,将4#生产线改造成能生产大规格×mm新产品的生产线;精隆陶瓷计划扩建×mm大板仿古砖生产线。
生产线的快速增加势必加剧陶瓷行业产能过剩情况,致使市场价格博弈的现象愈发激烈。佛山中国陶城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年6月份佛山陶瓷价格总指数报79.53点,环比跌1.50,环比跌幅1.85%。建筑陶瓷系列指数报77.88点,环比跌1.62,环比跌幅2.04%。今年以来,终端市场消费降级逐渐明显,瓷砖市场需求较弱,出货量减少,厂商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大。6月份,受淡季行情影响,陶企纷纷促销降价,导致整体代表品价格呈下滑态势。
其中表现较明显的建筑陶瓷市场大类产品岩板、瓷片指数跌幅较大,分别跌8.58%、4.35%,哑光仿古砖、抛光砖分别跌3.26%、0.27%;其余种类产品指数在理性范围内波动。价格降幅较大的×mm大理石瓷砖6月均价较5月降了42元/片,成交额跌12.5%;岩板×mm(6mm≤厚度<9mm)6月较5月跌了52元/片,成交额跌15.8%;市场走势较好的中板×mm、全抛釉×mm、釉面外墙砖45×95mm等产品售价同比上涨达5.4%,销量同比大幅攀升。
陶瓷行业已然再次进入“拼刺刀”周期,×mm的价格从去年开始就出现“大跳水”,出厂价从去年的每片一百多元,跌到现在的每片三四十元。某陶企市场部负责人表示,×mm的价格掉得很快,佛山知名品牌的出厂价只需要45元/片,而私抛厂的仅需32元/片,甚至有些已经降到30元以下一片,基本没有多少利润了。
大多数陶企明知会有产能过剩的风险,但依旧在不断进行大规模扩产。有行业人士坦言,小规格的产品已经不是市场的主流,加上以往×mm不仅销量好,利润空间也大,如果想要提升竞争优势,投建热门产品的生产线势在必行。
对于×mm的产能过剩和价格大幅下降,某陶企销售人员表示:“现在卖×mm都没有卖×mm的赚得多,×mm的销量近期也有所回暖。”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陶企将×mm生产线重新转产×mm等其他规格的抛釉砖,甚至开始新建×mm的生产线。
7月16日上午,湖北鑫创新陶瓷有限公司智能生产线窑炉在“三峡瓷都”湖北当阳点火,日产能达7.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mm抛釉砖,单线产能为中部第一;瑞源陶瓷计划投资6亿元改造原有4条年产万平方米抛光砖生产线,其中两条将改造为生产×mm抛釉砖、年产量为万平方的生产线。
消费降级时代来临×mm规格重新走俏
在消费分层和降级的时代,受限于经济环境,消费者更趋于理性,更加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
58同城、安居客发布了年《一季度国民安居指数家居市场报告》,报告显示业主们装修预算范围依旧集中在5—20万元之间,其中10—20万元、5—10万元装修预算用户占比分别达到28.95%、25.43%。选择50万元以上装修预算的用户占比12.71%,20—50万元、3—5万元装修预算的用户占比为12%左右。
相关调研结果显示,按照预算管理消费、买性价比最高的商品、消费更谨慎在今年用户消费习惯中排名前三。分别有49%、44%、43%的受访者在决策前会“根据预算理性分析需求”、“追求商品的性价比”或“更谨慎”。这也意味着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前思考更全面、更理性,其决策因素/渠道日趋多元化,同时决策时间也在变长,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