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抛光 >> 抛光发展 >> 玉雕光泽的处理有多么重要抛光不是越亮越好
很多人都喜欢宝石的璀璨耀眼,将这种喜好也挪到了和田玉等中国传统玉石的审美上,觉得光泽也应该是越亮越好看,要张扬,要夺目,要让人一眼就看到它的光芒,且无法忽视才好。但其实像和田玉这样的玉石,讲究的是温润细腻,不仅不以刺目的亮光为美,且有些玉石因为质地、颜色、雕琢纹饰等原因,也不是光泽越亮越好看。
如玉人生
和田玉青白玉活环平安牌
如玉人生
和田玉青玉平安牌
玉雕光泽处理的优劣,关系着作品艺术效果的好坏。抛光的要求是要将玉雕表面抛出光泽,使作品达到平顺滋润,亮度强而不走形,并将玉料天然晶莹细腻的质地、丰富美丽的花纹充分地显现出来,犹如给美女穿上光彩华丽的服装,使之更加妩媚动人。反之,如果玉雕光泽处理得不对,给人的感觉就会黯然失色。
如玉人生
和田玉籽料白玉千手观音
如玉人生
和田玉白玉观音吊坠
例如细腻的图案花纹和写实的人物五官刻画,经抛光后往往不易看清楚,作品中人物的面部表情也往往被明亮的光泽所掩盖,光泽在这里的耀眼就是多余的。在这些方面,就不如牙雕、木雕、石雕等表现得细腻与充分。因此玉雕的光泽是构成玉雕特点的重要条件,但在某些方面往往也是影响表现力的因素,所以在光泽处理上,既要充分发挥玉雕所特有的光泽美,也要避开光泽给作品带来的短处和局限。
如玉人生
和田玉白玉喜上眉梢吊坠
如玉人生
和田玉白玉福财两旺吊坠
玉雕的抛光艺术,使光泽的亮度有强有弱,在反光强弱的对比中,才能产生出更加丰富的层次美和奇妙的艺术效果。如明代著名琢玉家陆子冈的子冈佩,就是采用“砂地光面”的表现手法制成的。他将凸起的浮雕图案和书法诗句抛亮,对凹下去的底子却只是稍加柔润,由于强弱光泽的对比和变化,图像便清晰地显现出来,而且很有层次,使作品达到了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
网图
子冈牌
天工奖铜奖
水晶《阿弥陀佛》
即便是宝石,在光泽的处理上也不是一味地以夺目为美,比如水晶料的制品,由于抛光后能显现出清澈透体的质感,反而将作品背面的造型及图案花纹也透了过来,造成了作品的杂乱,破坏了整体。想不让背面的图案花纹透过来就需要解决抛光处理的问题了,比如在处理水晶瓶的抛光时,匠人师傅们会在水晶瓶的外面抛出足亮,而在瓶内处理成不透明的砂地效果,再施以“内画”,这样一处理,不仅不失水晶的晶莹剔透之感,而配以神笔绝妙的“内画”,使作品的艺术效果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