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抛光 >> 抛光介绍 >> 古玉器与现代仿古玉器在制作工艺上的差别
玉的硬度达到6一6.5度,一般金属刀具根本奈何它不得,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真玉不怕刀割”。从古至今,对玉的加工、玉器的制作从来就不是用金属刀具雕刻的,所称“雕”,实际上不是雕刻,而是琢磨,只是琢磨的方法与速度有所不同。但就是这种不同,在玉器表面留下的痕迹就完全不同,我们抓住这个关键就可以用比较正确的方法来判定一件玉器是老加工、还是新加工。
古人拿什么工具来加工制作玉器的呢?《山海经》里有个记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之石”是一种什么岩石?经过考证,“它山之石”实际上是一种硬度达到8以上的石榴石类矿物一前人称为“趾榴石”,其硬度远远超过和田玉。古人将它敲碎,与细泥拌成琢玉砂浆,然后用骨片等工具蘸着砂浆进行琢磨加工。操作的艰辛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往往是爷爷手里加工的一件玉器,到孙子手里才得完成。
正由于采用的只是人工研磨法琢磨玉件,在古玉加工表面上就留下明显的只有用这种方法才能形成的痕迹。笔者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凡是古玉,其表面都是凹凸不平,同时又有非常润泽的感觉,我把这种表面形态形象地称为“桔皮纹”,读者稍作联想就知道大致是个什么模样。对于“桔皮纹”在人工研磨过程中如何产生,笔者是作过验证的,其来历在于古人所用砂浆,里面研磨材料的粒子粗细不匀,_巨混有细泥,人工琢磨时,用力也不可能全部均匀,这样玉器表面的磨损也就不相同,有浅有深,凹凸不平,正因为是人工琢磨,玉器线条清晰、圆润,凹槽处光洁,而且也有桔皮纹。
现代工艺采用的工具是高速旋转的玉雕机,金刚砂磨头夹在机器上作高速旋转,被加工的玉件用手捏着碰触砂轮进行琢磨,在玉件接触砂轮的一刹那,相互产生很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容易使玉件表面边缘产生细小的崩缝,其形态呈放射状。有时冲力大了,边缘甚至会崩掉一小块。即使崩缝没有使小块玉粒掉下来,在放大镜下也可看到崩缝的折光,我把它形象地称作“白花起壳”。因为崩裂部位的下面已经断开,光线透不过去,看上去就像一小点、一小点的白点。至于现代的打磨工艺,大多数采用砂条打磨,火漆打磨,金相砂皮打磨,最后是布轮抛光。故而玉器表面出现的是精细打磨面,表面比较平整,尤其经布轮抛光后,表面出现玻璃光泽。这种新工精细打磨面的表面感觉与老工的桔皮纹表面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两者放在一起对照,可以说是一目了然的。
笔者认为,老工“玉器既有凹凸不平”,同时又非常润泽的桔皮纹表面,没有崩缝,布满包浆;新工玉器有精细打磨面,多处可见崩缝,玻璃光泽,没有包浆或有人工新包浆。这两条是判断玉器是古玉器还是现代仿古玉器的最有效和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很多玉器一上来就过不了关,其它鉴定方法就大可不必了。事实上,在我的玉文化教学生涯中,很多学生正是通过这一最基础的方法,逐渐入门的。
以上所述现代仿古玉器是属于高档次的,至于古玩市场上用劣质玉粗制滥造,然后染色,涂油的低档货,稍微有些玉器常识的爱好者,一看就知道了,因为低档仿古玉器做工极粗,机器上粗加工后的“丝缕”痕迹都未曾打磨掉,为降低加工成本,就上抛光机,造成一些地方打光了,另一些地方一主要是凹陷部位,仍保持粗糙的毛玻璃感觉,形成典型的“阴阳脸”,一看就知道是粗制新工。